乡村研究数据库 >
县域内学校布局的变革期(1992~1999年)
县域内学校布局的变革期(1992~1999年)
报告字数:32669字
报告页数:41页
摘要:本文概述了1992年至1999年间中国县域内学校布局的重大变革。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教育体制和学校布局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具体来说,中等专业学校的影响力减弱,人们更多地选择通过高考进入大学,导致县域内职业教育遭遇发展困境。此外,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学生大量涌入城市,农村教育呈现“空心化”现象,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和调整县域内中小学校布局,以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文章详细分析了这一时期内义务教育、学前教育以及职业教育的变革情况,指出了政府投入不足、农村教育负担沉重等问题,并强调了必须对县域教育布局进行重大调整,以应对新的挑战。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以提高办学效益为目标的县域义务教育布局调整
- 一 20世纪90年代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原因
- 二 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的变化
- 三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供给仍延续多种渠道筹措的方针
- 第二节 县域内民办教育的初步探索
- 一 20世纪80年代社会力量办学的兴起
- 二 县域内民办教育向义务教育延伸
- 第三节 县域内学前教育办学格局的变化
- 一 县域内学前教育发展较为缓慢
- 二 县域学前教育办园格局发生较大转变
- 第四节 县域职业教育强化背后的危机
- 一 县域职业教育在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中得到强化
- 二 县域职业教育走向滑坡
- 第五节 中等师范教育布局的萎缩
- 本章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