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县域内学校布局的调整上移期(2000~2010年)
县域内学校布局的调整上移期(2000~2010年)
报告字数:51055字
报告页数:62页
摘要:本文概述了2000年至2010年间,中国县域内学校布局的调整过程,重点关注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变化。随着社会变革和城镇化的发展,农村学校生源流失、学前教育发展缓慢、县域内职业教育发展下滑等问题日益突出。针对这些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优化学校布局、提升教育质量等,力图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具体而言,这一时期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经历了大规模的撤并,以提高办学效益和质量,并呈现出了集中化和城镇化的趋势。同时,随着基本普及义务教育目标的实现,县域教育开始关注非义务教育领域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普通高中教育得到了显著扩充。此外,国家还出台了多项政策和项目,旨在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如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等,有效促进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县域内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布局调整
- 一 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原因
- 二 办学形态上由分散转向集中
- 三 学校布局向中心城镇聚集
- 四 对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不断规范
- 五 县域公办义务教育实现由政府举办的突破
- 第二节 县域普通高中规模的迅速扩张
- 一 县域内普通高中招生数迅速攀升
- 二 高中向县城集中趋势明显
- 三 高中附设初中班剥离
- 四 县域民办高中的迅速发展
- 第三节 民办教育向义务教育领域的拓展
- 一 县域内民办教育发展迅速
- 二 义务教育阶段“公参民学校”的产生与发展
- 三 禁而不止的“公参民办学”
- 第四节 县域学前教育发展乏力
- 一 县域内学前教育发展缓慢
- 二 农村学前班的式微
- 第五节 县域职业教育的调整与强化
- 一 调整县域中等职业学校布局
- 二 加强县级职教中心建设
- 三 推动中等职业学校扩招及其发展困境
- 第六节 中等师范教育布局的调整与取消
- 一 中等师范教育布局调整的过程
- 二 对中等师范教育取消的反思
- 本章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