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中国航天育种产品的安全性分析
中国航天育种产品的安全性分析
报告字数:7334字
报告页数:10页
摘要:航天育种属于物理辐射育种的一种。突变体性状的变化完全是自身基因突变的结果,不涉及外源或内源基因的导入。航天搭载空间环境因素诱导发生的改变,与在自然界发生的突变的性质完全相同,不是人工基因遗传工程技术的产物。太空辐射的辐射剂量很低,也不会被传递到搭载材料的下一代身上,更不会具有放射性。物理辐射育种在世界上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有据可查的商业化释放品种多达3300种。实践证明,没有一例具有食品安全的危险性或者环境生态的危害性。航天育种在我国已经有34年的历史,通过省审和国审的主粮作物品种已超过200个,涵盖水稻、小麦、玉米及大豆等,种植面积和消费水平极为可观,未发生任何食品安全问题。国际空间站上的宇航员所收获的鲜食蔬菜可以直接食用,更证明了航天育种食品品质的安全无虞。
文章目录
- 一 航天育种空间诱变对种子的影响分析
- (一)突变:进化的基础
- (二)空间诱变因素
- (三)空间诱变导致基因组变异
- 二 航天育种物理辐射突变技术的科学应用
- (一)航天育种技术及其产品
- (二)航天育种是植物空间诱变,属于物理诱变中的辐射诱变
- (三)物理诱变育种技术
- 三 辐射育种的安全性
- 四 航天育种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