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陕西城乡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陕西城乡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报告字数:10246字
报告页数:13页
摘要: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正确处理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关键所在。近年来,陕西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不断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城乡融合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然存在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县城和中心镇承载能力不足、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不畅等问题。在总结陕西城乡融合发展成效的基础上,分析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障碍及表现,以县域城乡融合为出发点,提出了相关建议:一是完善县域城镇体系;二是构建县域共同富裕产业链;三是强化要素市场配置机制;四是加速公共服务供给均等化;五是打造以文化创意为引领的载体空间;六是拓宽“两山”转化通道。
文章目录
- 一 陕西城乡融合发展的成效
- (一)坚持先试先行,试点任务落地见效
- (二)强化动力支撑,融合基础持续夯实
- (三)推动成果共享,城乡差距全面缩小
- (四)坚持“塑形”“铸魂”并重,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 二 陕西城乡融合发展面临的问题
- (一)城镇体系结构不合理,城乡空间融合不足
- (二)产业协同发展水平不高,城乡经济融合不足
- (三)市场作用发挥不充分,城乡要素融合不足
- (四)公共服务供给不均衡,城乡社会融合不足
- 三 对策建议
- (一)完善以县城和中心镇为重要载体的县域城镇体系,加快推进城乡空间融合
- (二)构建体现区域特色优势的县域共同富裕产业链,加快推进城乡产业融合
- (三)强化各类资源向乡村流动的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加快推进城乡要素融合
- (四)加速数字技术赋能的公共服务供给均等化,加快推进城乡功能融合
- (五)打造以文化创意为引领的载体空间,加快推进城乡文化融合
- (六)拓宽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加快推进城乡生态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