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关于建设“陕北粮仓”的调研报告
关于建设“陕北粮仓”的调研报告
报告字数:8064字
报告页数:12页
摘要:陕西榆林、延安两市属于旱作农业区,发展粮食生产的客观条件相对较差,但多年来通过打坝淤地、治沟造地等措施,为陕西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国家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规划实施,为陕西在榆林、延安两市建设“陕北粮仓”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陕西应充分认识建设“陕北粮仓”的重要性,牢固树立大食物观,及早测算并提交专题报告,大力兴建高标准农田,成立“陕北粮仓建设研究院”,推进“陕北粮仓”建设经营主体现代化,积极开展沙地变良田试点工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陕西高质量发展筑牢粮食安全屏障。
文章目录
- 一 陕北两市保障粮食安全的做法及成效
- (一)打坝淤地发展粮食生产
- (二)治沟造地增加耕地面积
- (三)治沙防沙发展沙区农业
- (四)研发形成旱地玉米“吨粮”生产技术
- 二 建设“陕北粮仓”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
- (一)缺水问题较为突出
- (二)耕地质量等级不高
- (三)粮食平均亩产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 (四)生态环境脆弱状态还未实现根本转变
- 三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为建设“陕北粮仓”提供难得机遇
- (一)大规模改造沙地变良田成为可能
- (二)陕北无定河流域及其所属白于山区粮食增产潜力将增大
- (三)发展农业与地下水位下降的矛盾将迎刃而解
- (四)发展旱作农业的系列科技措施可全面推广
- (五)陕西粮食产能将逐步实现产销平衡
- 四 加快“陕北粮仓”建设工作的思路和建议
- (一)充分认识建设“陕北粮仓”的重要性
- (二)牢固树立大食物观,立足实际建设“陕北粮仓”
- (三)及早测算提交专题报告,申请增加陕西黄河用水指标
- (四)突出重点,大力兴建高标准农田
- (五)成立“陕北粮仓建设研究院”,依靠科技支撑建设“陕北粮仓”
- (六)坚持开放引进方针,推进“陕北粮仓”建设经营主体现代化
- (七)积极开展沙地变良田试点工作,进一步探索科学治沙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