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云南省乡村文化振兴中的民俗文化
云南省乡村文化振兴中的民俗文化
报告字数:18610字
报告页数:25页
摘要:民俗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不仅体现了一个地区的历史传承和文化积淀,还深刻影响着当地居民的社会行为和价值观。在云南省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民俗文化既是资源,也是动力,在增强社区凝聚力、促进社会参与、增强居民幸福感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章基于文献梳理,从节庆民俗和乡风民俗两个角度切入,旨在探讨民俗文化助力云南省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路径。首先,本章将分析云南省的节庆活动,探讨这些节庆活动如何在作为重构乡村社会空间关键一环的情感秩序中发挥作用。其次,将探讨云南省民俗文化在社会规范和行为模式中的作用,特别是其如何通过制度化的文化实践和社会互动,推动乡村社会的道德重塑和行为规范的现代化转型。进一步地,本文将探讨云南省民俗文化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实践路径,特别是其在推动乡村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淬炼内生动力时发挥的积极作用。通过梳理云南省的实践经验和具体案例,揭示民俗文化如何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乡村社会的自主发展和可持续振兴。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云南省乡村节庆空间的情感实践
- 一 云南省乡村节庆类型
- 二 云南省乡村节庆的民族构成
- 三 云南省乡村节庆的地域分布
- 四 云南省乡村节庆的发展现状
- 五 乡村节庆空间重构中的情感秩序
- 第二节 节庆的情感向度:以西双版纳州的泼水节为例
- 一 泼水节的节庆仪式内容
- 二 泼水节的组织策划模式
- 三 泼水节活动中的情感体验
- 第三节 云南省乡村文明建设中的移风易俗
- 一 结合政策引导和村规民约,推广婚丧习俗新风尚
- 二 结合在地民俗文化,丰富乡村精神文明生活
- 三 推广健康生活方式,促进人与环境和谐相处
- 第四节 民俗文化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路径
- 一 促进乡村经济发展,避免民俗文化的过度商业化
- 二 增强乡村社区凝聚力,传承民俗文化的社会教育功能
- 三 保护与传承优秀民俗,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四 以民俗文化符号为载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