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已预售商品房项目转让中预购人权利保护的模式选择——以11省(市)商品房管理条例为分析对象
已预售商品房项目转让中预购人权利保护的模式选择——以11省(市)商品房管理条例为分析对象

作者:刘杰勇

刘杰勇##刘云生 欧家路 吴昭军

所属图书:中国不动产法研究(2021年第1辑·总第23辑)

图书作者:刘云生 欧家路 吴昭军

出版时间:2021年07月

报告字数:13609字 报告页数:13页
摘要:在民商事交易中,契约缔结应坚持私法自治原则,政府尽量减少干预。但是在已预售商品房项目转让交易中,预购人由于信息不对称、信息理解和处理能力、谈判能力与集体决策难题等方面的弱势,则需要法律预设交易安排制度保护其合法权益。通过分析11省(市)商品房交易管理条例,已预售商品房项目转让中预购人权利保护模式可分为无权利模式、消极权利模式与积极权利模式。三种模式都有不足,理想模式应是:项目转让协议在满足已预售商品房面积2/3以上的预购人同意时生效,少数持相反意见的预购人可解除商品房预售合同。若预购人坚持不行使合同解除权,并催告原预售人继续履约,合同陷入僵局的,原预售人可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终止合同权利义务关系,并承担违约责任。
文章目录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现行权利保护模式辨析
  •         (一)无权利模式
  •         (二)消极权利模式
  •         (三)积极权利模式
  • 三 政府管制已预售商品房项目转让交易的必要性
  •         (一)政府管制与私法自治的关系:界限划分
  •         (二)已预售商品房项目转让公平交易的障碍:预购人权利保护视角
  • 四 预购人权利保护的理想模式
  •         (一)预购人参与决策权
  •         (二)原预售人合同解除权
  •         (三)预购人同意比例限制
  •         (四)理想模式的条文化与运用
  • 五 结论
所属图书目录
MORE+ 推荐图书
MORE+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