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中国医务人员抑郁的变迁(2002—2021):横断历史研究的视角
中国医务人员抑郁的变迁(2002—2021):横断历史研究的视角
报告字数:28904字
报告页数:24页
摘要:医务人员比其他专业群体面临更多与工作相关的压力,其抑郁发生率高于其他职业群体。因抑郁带来的情绪低落、无助感和无价值感,不仅影响医务人员自身健康与日常生活,还会严重影响其医疗服务质量,甚至威胁医疗安全。既往针对医务工作者群体的研究并未明确其心理健康水平的变迁趋势,他们的抑郁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宏观)、行业组织建设(中观)以及个体-社会交互(微观)三个方面因素紧密相关。本研究对2002年至2021年间的89篇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测量医务人员抑郁的研究报告(医务人员被试共36822人)进行横断历史的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医务人员抑郁水平总体呈下降趋势;医务人员抑郁水平的变化受医院类型和医务种类影响明显,三级医院医务人员抑郁水平下降幅度明显高于一级和二级医院,医生抑郁水平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其他类别医务人员。滞后分析表明,不仅当年,1年前、3年前和5年前的国民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卫生机构总数、卫生机构人口数、卫生总费用都是影响医务人员抑郁水平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探究了医务人员近20年的抑郁变迁趋势,并探讨了相关社会影响因素,对如何提升我国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启示。
文章目录
- 一 引言
- 二 文献综述与理论推导
- (一)医务人员抑郁现状
- (二)我国医务人员抑郁水平的变迁
- (三)影响我国医务人员抑郁变迁的社会因素
- (四)横断历史的元分析
- 三 研究方法
- (一)研究工具:抑郁自评量表(SDS)
- (二)文献收集
- (三)变量编码及数据整理
- (四)社会指标的选取依据与数据来源
- 四 结果分析
- (一)医务人员抑郁随年代的变化
- (二)医务人员抑郁水平与社会指标(宏观指标与中观指标)之间的关系
- (三)不同亚群体医务人员抑郁水平随年代的变化趋势
- 五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