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1979~2005年城乡金融关系的分化与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
1979~2005年城乡金融关系的分化与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
报告字数:60321字
报告页数:71页
摘要:1978年12月18日,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同时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自此,我国开始了经济市场化趋向的改革,金融领域的“大一统”体系被分解,城乡金融关系进入分化时期。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金融领域的改革也要求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金融体制,国有银行开始由专业化向商业化、公司化发展,而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缓慢,还处于传统金融阶段。而且,在“城市偏向”导向下,农村金融资源向城市流动,支持城市经济发展,这促进了城市金融现代化发展,也使得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1979~2005年“大一统”金融体制的破除与城乡金融关系的分化
- 一 经济市场化趋向的改革与“大一统”金融体制的破除
- 二 城乡金融关系的分化
- 第二节 城乡金融的非均衡发展
- 一 城乡金融结构的非均衡发展
- 二 城乡金融中介的非均衡发展
- 三 城乡金融市场的非均衡发展
- 四 城乡金融基础设施和服务的非均衡发展
- 五 城乡金融业务与经营环境的非均衡发展
- 第三节 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的原因与实质
- 一 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的原因
- 二 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的实质
- 第四节 农村金融资源外流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 一 农村金融资源外流加剧了农村资金短缺
- 二 农村金融资源外流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
- 三 农村金融资源外流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 四 农村金融资源外流造成了农村正规金融市场的萎缩与农村高利贷的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