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中国城乡金融关系发展演变的理论反思与前瞻
中国城乡金融关系发展演变的理论反思与前瞻

作者:陈俭

所属图书:中国城乡金融关系发展史(1949~2019年)

图书作者:陈俭

出版时间:2025年01月

报告字数:23649字 报告页数:31页
摘要:中国城乡金融关系的发展演变,离不开国家发展战略与政府政策的支持,但也受农村自身的内在因素的影响。中国城乡金融关系发展有许多有益的经验启示,尤其要坚持党对城乡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明确城市金融与农村金融的共生关系、重视建立城市金融与农村金融的互联—互助机制、积极发展内生于“三农”经济的非正规金融、建立城市金融与农村金融支农的长效机制等。城乡金融关系下一步改革与发展必须采取多样的措施,主要包括提高农业收益率,赋予农村土地金融属性,激发城乡金融支农的动力;积极引导、规范内生于农村经济的非正规金融发展,加强城市金融、农村正规金融与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纵向合作;加快农村金融创新,以互联网金融与金融科技发展为契机,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不断缩小城乡金融差距;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补贴与配套支持政策,调动城乡金融服务“三农”的积极性。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中国城乡金融关系发展演变的理论反思
  •         一 国家发展战略、资源禀赋与城乡金融制度安排的内生性
  •         二 农业收益低,抵押物缺乏,城乡金融支农的动力先天不足与政府的特别支持
  • 第二节 中国城乡金融关系发展的经验教训
  •         一 坚持党对城乡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         二 明确城市金融与农村金融的共生关系
  •         三 重视建立城市金融与农村金融的互联—互助机制
  •         四 积极发展内生于“三农”经济的农村非正规金融
  •         五 建立城市金融与农村金融支农的长效机制
  • 第三节 前瞻:统筹城乡金融关系下一步改革的方向及措施
  •         一 提高农业收益率,赋予农村土地金融属性,激发城乡金融支农的动力
  •         二 积极引导、规范内生于农村经济的非正规金融发展,加强城市金融、农村正规金融与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纵向合作
  •         三 加快农村金融创新,以互联网金融与金融科技发展为契机,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不断缩小城乡金融差距
  •         四 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补贴与配套支持政策,调动城乡金融服务“三农”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