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新中国革命老区乡村发展的历史进程
新中国革命老区乡村发展的历史进程

作者:吴雨星

所属图书: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研究

图书作者:吴雨星

出版时间:2024年12月

报告字数:29048字 报告页数:33页
摘要:本文全面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革命老区乡村发展的五个历史阶段,并详细阐述了每个阶段的政策背景、主要措施及其成效。自1949年至1977年,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前,老区乡村经历了从土地改革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推动下的起步阶段,初步实现了农业合作化和集体化。改革开放后至2000年,老区乡村借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政策迅速发展,产业开始多元化,同时红色旅游资源得到开发。2001年至2010年,专项特惠政策的实施进一步促进了老区乡村的深化发展,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化方面取得显著成效。2011年至2020年,在“1258”政策体系等系列政策支持下,老区乡村精准脱贫和振兴发展取得重要进展,红色旅游和绿色产业发展成为亮点。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土地改革及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推进革命老区乡村发展起步阶段
  •         一 发展起步阶段的主要政策
  •         二 发展起步阶段的主要成就与经验
  • 第二节 创立双层经营体制推动革命老区乡村加快发展阶段
  •         一 加快发展阶段的主要政策
  •         二 加快发展阶段的主要成就与经验
  • 第三节 专项特惠助力革命老区乡村深化发展阶段
  •         一 深化发展阶段的主要政策
  •         二 深化发展阶段的主要成就与经验
  • 第四节 体系化助推革命老区乡村精准脱贫与振兴发展阶段
  •         一 精准脱贫与振兴发展阶段的主要政策
  •         二 精准脱贫与振兴发展阶段的主要成就与经验
  • 第五节 革命老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阶段
  •         一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阶段的新政策
  •         二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阶段的发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