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双轨制”模式中乡村治理主体的互动关系研究——基于天镇、渭源两县光伏扶贫实践的经验研究
“双轨制”模式中乡村治理主体的互动关系研究——基于天镇、渭源两县光伏扶贫实践的经验研究
报告字数:18206字
报告页数:26页
摘要: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国家力量的嵌入使得乡村基层社会的治理结构实现了从“单轨”到“双轨”的转变。以第一书记为代表的国家治理力量和以村“两委”为代表的基层自治力量之间会受行政命令要求或利益分配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不同的互动关系模式:当双方合作行动的实际效果难以达到对方期望、使得合作成本超过所得收益时,他们便倾向于采取权力竞争策略,相互排斥与干扰;另外,二者也可能由于第一书记所持有的丰富治理资源及其强势行政力量的介入而形成非平等性的合作关系,又或者在压力型体制的影响下组成共谋同盟。只有在良性运转的“双轨制”模式之中,二者才能够通过资源共享构建起平衡互惠的正向合作关系,从而充分发挥合力、有效推动村庄治理。
文章目录
- 一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路径
- 二 研究方法与案例概述
- (一)研究方法
- (二)案例概述
- 三 乡村社会“单向度”治理的经验呈现
- (一)单一治理主体领导下的具体治理实践
- (二)多重逻辑下的治理主体行为分析
- (三)治理成效分析
- 四 乡村社会治理的“双轨”转向与具体实践
- (一)双轨运作的成功转向
- (二)双向合作治理的具体实践
- (三)治理成效分析
- 五 双轨模式下乡村社会治理主体的互动关系模式建构
- (一)双头政治下“竞争冲突”关系的产生
- (二)双轨力量失衡下“非平等性合作”与“共谋”关系的形成
- (三)双轨良性运作下“正向合作”关系的形成
- 六 结论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