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可持续的政策绩效如何生成?基于黄田县的探索性案例研究
可持续的政策绩效如何生成?基于黄田县的探索性案例研究
报告字数:23502字
报告页数:32页
摘要:本文通过中国西南黄田县贫困治理和特色产业发展的纵向案例,用丰富的定性资料刻画了县级和乡镇政府在治理实践中如何与上级政府和社会各界互动,以及顺利突破地方发展要素短板,促进治理绩效持续生成的过程。对县级和乡镇治理形态的分析表明,尽管中央自上而下的压力不断强化,但在一系列干部管理体制创新和官员稳定制度的激励作用下,地方官员在实现治理目标的实践中不仅是完成行政任务,还展现出自主性和能动性,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开展对辖区内贫困问题的综合治理,实现了对上级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持续回应。芒果产业的发展是黄田县近年来经济腾飞的一个缩影,芒果产业的持续发展伴随着黄田县域经济的整体飞跃。分析发现,历届地方政府对特色产业发展的持续扶持是黄田芒果产业崛起的重要经验。前任官员获得提拔作为一种正向反馈,驱动着继任官员进一步强化对芒果产业发展的投入,这对维护产业政策连续性至关重要。此外,随着外部环境的演进和宏观政策导向的转变,地方政府也会不断调整产业发展战略,巧妙融入创新的政策元素以展现其治理思路的独特性,从而确保了芒果产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同时也促进了短期内行政绩效的提升。
文章目录
- 一 研究问题
- 二 理论建构
- 三 案例选取与基本情况
- (一)研究设计
- (二)案例介绍
- 四 县域贫困治理的历时分析
- (一)县级治理形态(2008~2013年):上级注意力驱动的地方治理
- (二)县级治理形态(2014~2020年):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良性互动
- (三)乡镇治理形态(2016~2020年):“干部冻结”约束下的长效治理
- 五 芒果产业发展背后:政府行为的历时分析
- (一)芒果产业政策优势的建构历程
- (二)芒果产业政策的连续性:政治晋升正反馈和创新风险规避
- 六 小结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