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四川农村改革进展、成效经验与突破方向
四川农村改革进展、成效经验与突破方向
报告字数:18182字
报告页数:22页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四川在农村改革方面积极探索实践,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农业经营体系等多项改革稳步推进,激发了农村经济活力,保障了农民权益,加速了城乡融合发展。然而,四川农村改革还存在改革系统性不足、重点领域改革突破难、改革动力机制不强等诸多矛盾和问题。未来,四川农村改革需突出重点领域突破、强化系统集成、激发改革动力,为乡村全面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文章目录
- 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四川农村改革的主要进展和成效
- (一)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取得重要突破
- (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改革稳步推进
- (三)供销合作社、集体林权、草原承包经营、水权等其他综合改革深入推进
- (四)农村集体产权和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治理机制不断完善
- (五)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逐步形成
- (六)积极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制度
- (七)乡村振兴多元化投入改革与保障机制不断健全
- (八)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机制改革深化推进
- 二 四川推进农村改革的主要特点和经验
- (一)在推进农村改革中注重城乡融合的理念
- (二)在推进农村改革中注重系统集成,整体推进
- (三)在推进农村改革中注重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
- (四)在推进农村改革中注重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 (五)在推进农村改革中注重上下结合,尊重农民和基层创造精神
- 三 四川深化农村改革面临的堵点与难点
- (一)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推进难
- (二)农村改革的系统集成、整体推进难
- (三)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的改革创新难
- (四)农村改革的动力机制形成难
- 四 四川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的突破重点和主要举措
- (一)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 (二)创新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治理机制
- (三)推进农业经营体系创新
- (四)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
- (五)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 (六)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有效机制
- (七)健全推进农村改革的激励和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