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种”“地”互适协同增效促进河北省盐碱地综合利用模式研究
“种”“地”互适协同增效促进河北省盐碱地综合利用模式研究
报告字数:14529字
报告页数:18页
摘要:河北省是我国盐碱地面积较大且具有特色的盐碱地省份之一,挖掘盐碱地潜力,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对于开发利用盐碱地后备资源、保障粮食产能和耕地资源、发展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受淡水资源短缺和季节性降水的双重影响,河北省盐碱地包含滨海盐碱地、黄淮海平原盐碱地和内陆盐渍盐碱地三种类型,多样化的盐碱地类型为开发利用盐碱地带来了挑战。本报告以新疆南疆、山东东营和内蒙古鄂尔多斯三个地区盐碱地综合利用模式为例,从“种”“地”互适视角出发,提出了“种”“地”互适协同增效促进盐碱地综合利用理论分析框架,盐碱地土壤盐碱性内部调节与外部改良技术创新结合实现“以地适种”,耐盐碱品种培育与栽培模式创新实现“以种适地”,“种”“地”互适协同增效实现盐碱地多重效益。针对上述结论及河北省盐碱地特点,提出大力推动盐碱地改良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结合,培育耐盐碱新品种并推广应用,坚持“种”“地”互适协同治理盐碱地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河北省探索“种”“地”互适协同增效促进盐碱地综合利用提供重要借鉴与参考。
文章目录
- 引言
- 一 河北省盐碱地分布特征
- (一)我国盐碱地底数及分布特征
- (二)河北省盐碱地底数及分布特征
73354008 - 二 “种”“地”互适协同增效促进盐碱地综合利用理论分析框架构建
- 三 研究方法与案例选择
- (一)研究方法选择
- (二)案例选择
- 四 “种”“地”互适协同增效促进盐碱地综合利用模式分析
- (一)基本情况
- (二)典型模式剖析
- 五 结论及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