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超越性的认同:混融的“巴塘人”
超越性的认同:混融的“巴塘人”
报告字数:60005字
报告页数:70页
摘要:从巴塘城的发展历程来看,如今在巴塘城区具有共同体认同的巴塘人在历史上是经由不同时期的积淀与叠加而逐渐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更需要他们从社会生活诸多层面的不断重复与实践中,为这个共同体的形成提供丰富、实在的日常素材,久而久之,形成今天我们能从经验调查中观察和体会到的内容。神山、寺院、龙王塘构成了他们公共空间的整体图景,围绕公共空间而进行的周期性节庆和仪式活动是他们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感知着共同的神灵体系,并以一种共享的方式与之沟通和联结,正是在对公共空间、节庆仪式、宗教信仰的共同分享与周期性实践中,巴塘人才逐渐形成一种可以称作共同体的存在,而被这一名称下的这个群体去想象、去充实。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背景:内外连接
- 一 藏地与内地的早期交通
- 二 川藏大道的发展历程
- 第二节 汉族入巴:在衰落中融入
- 一 财神会
- 二 关帝庙
- 三 “庙宇-会馆”
- 四 衰落与融入
- 第三节 回族入巴:离散化与融合
- 一 漫长的修寺之路
- 二 “寺坊”社区的形成
- 三 回族的离散化
- 第四节 当地藏族:从拒斥到接纳
- 一 改土归流与出逃
- 二 无奈而返
- 三 何为白马贡:传说与史料
- 四 从拒绝到接受
- 第五节 “外来者”成为“巴塘人”
- 一 “巴塘人”的形成
- 二 生计方式的改变:从水利视角看
73089902 - 三 生成性的身份认同
73089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