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中国式现代化的合肥实践研究
中国式现代化的合肥实践研究
报告字数:23546字
报告页数:26页
摘要:省会城市对地区现代化发展有着强大牵引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只有70余年省会城市史的合肥市,在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下,实现了快速发展,成为我国牵引作用增长最快的省会城市。本报告通过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合肥坚持新发展理念所取得的成就,梳理中国式现代化合肥实践的现实基础,总结主要经验与启示,分析合肥与南京、杭州相比的优势与差距,并进一步从省会中心城市和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历史使命角度和产业价值链能级量级、城市综合功能、文化软实力、国际化程度、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及社会治理现代化等方面,提出合肥市更高质量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合肥新篇章的建议,为全国其他地区的省会中心城市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
文章目录
- 一 省会城市在中国式现代化地方实践中的引擎作用
- 二 中国式现代化合肥实践的现实基础
- (一)坚持创新发展,科技与产业创新能力快速增强
- (二)坚持协调发展,城乡融合持续推进
- (三)坚持绿色发展,系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 (四)坚持开放发展,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大循环
- (五)坚持共享发展,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三 合肥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主要经验与启示
- (一)合肥市跃变的基本经验
- (二)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启示
- 四 合肥对标南京、杭州的比较分析
- (一)经济总量差距逐年缩小,但产业结构仍存在短板
- (二)科技创新能力较强,但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存在差距
- (三)公共服务能力快速提升,但供给水平存在差距
- (四)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但文化供给存在短板
- (五)生态环境趋向优良,但仍存在差距与不足
- (六)居民幸福感提升,但收入与生活水平存在差距
- 五 以更高质量发展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合肥新篇章
- (一)创新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产业链价值链的能级和量级
- (二)推动从“大城”向“强城”转型,提升城市的综合功能
- (三)强化“文化合肥”建设,提升文化软实力
- (四)加快“开放合肥”建设,提升城市的国际化程度
- (五)以更严标准保护生态环境,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六)坚持党的领导,推进社会治理的现代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