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阅读
德阳市加快提升水稻机械化种植生产水平
来源:德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作者:刘倩发布时间:2022年04月25日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近日,在罗江区略坪镇长玉村新型农民联合社水稻育苗基地,一条智慧育秧生产线忙个不停,填土、洒水、播种、覆土,很多工序都由自动育秧机完成,工人们只管加料,一块块育秧盘成品源源不断地从生产线制作出来,末端一个自动叠盘设备再将一个个秧盘自动堆叠好运送出来,全程仅需四五人操作,十分省力。
这是全市水稻机械化种植生产示范推广现场会的场景,来自全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的相关负责人以及工作人员、合作社负责人、种粮大户等参加了此次活动,并进行现场交流。
“这个智能育秧生产线与传统生产线相比,做了智能化改进,不仅可以培育高素质壮秧大苗,且机械化程度更高,全程仅需四五个人,可以节约成本,减少劳动力的投入。”基地负责人彭莉向大家介绍道,这片育苗基地,面积20亩左右,主要是供周围村镇水稻种植,大概能满足5000亩大田栽种,而“订单式”生产不愁销路。
“多亏了现在的‘黑科技’。”在育秧田边,彭莉还打开手机APP,向大家介绍水稻育秧全程智慧控制系统,“现在我们育秧田里还安装了智慧系统,坐在家里通过手机就可以看到田里的湿度、温度。”
“这个智慧生产线极大地节约了人力成本,且速度也比传统更快,我打算也购置一台,能加大生产效率。”旌阳区瑞丰农机专合社理事长刘波对该智能生产线赞不绝口。
近年来,德阳农机化发展紧紧围绕全市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贯彻落实中央“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布局,加快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步伐,全市各项农机化工作稳步推进,农机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机化发展水平位居全省前列,但是水稻机械化种植仍是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短板。
“据统计,全市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达84.13%,其中机械化播种率只有52.2%,加快补齐水稻机械化种植短板,进一步提升水稻全程机械化水平,是全市农业机械化发展补短板的工作重点。”市农业农村局总经济师梁辉介绍道,要继续用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夯实育插秧设施装备基础,指导生产经营组织建设标准化育秧工厂;培育服务组织,提高育插秧作业能力,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等新方式;加大水稻机种等薄弱环节政策支持和工作力度,加快经济适用的机械化移栽技术推广应用,争取早日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