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德阳市207名金融人才镇村挂职助力乡村振兴
资讯阅读

德阳市207名金融人才镇村挂职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德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作者:付帅发布时间:2022年04月19日

在日前召开的德阳市金融干部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千人千村计划”工作启动会上,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德阳孝泉支行党支部书记、副行长谭杭从德阳市委副书记罗文全手中接过了“金融干部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千人千村行动”的大旗。按照组织安排,谭杭即将有一个新身份——旌阳区孝泉镇金融副书记。
谭杭毕业于西华大学经济学专业,参加工作5年。此次选派挂职的共有207名金融人才,来自全市16家银行机构,都是金融领域精干力量。他们中45岁以下的84人,30岁至45岁的93人,30岁以下的30人,中共党员126人,其中年龄最大的58岁,最小的25岁,约三分之一的人员有镇村一级挂职经验。下一步,207名金融人才将赴德阳市84个乡镇(街道)、65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58个集体经济薄弱村挂职金融副书记或金融助理,挂职时间1年。其间,挂职人员要全面宣贯金融政策,摸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情况,助推乡村产业发展。
早在2017年,德阳就在全市范围内部署开展了金融人才下乡相关工作,当时选派了110余名涉农银行党员业务骨干挂任贫困村党支部“金融副书记”,定时定点开展一对一、一对多金融服务,解决了群众贷款门槛高、手续多等难题,带动817户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致富增收。
近年来,在德阳,以金融“活水”“贷”动产业发展的例子有很多。以什邡市湔氐镇为例,这里被誉为“中国黄背木耳之乡”,黄背木耳年产量达2.5到3万吨,总产量占全国的54.7%,镇上有1万余人从事木耳种植。曾经因为缺少资金支持、银行贷款难,长期以来群众增产不增收。2018年,在农商行的支持下,通过授信和获得信贷资金,龙头企业得以迅速发展壮大,木耳产量和品质得到大幅提高,如今群众每斤木耳可以多卖2元钱以上,每户每年可以多卖3万元左右。
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全力支持207名挂职人员赴乡镇开展工作。实践证明,选派金融干部人才到镇村挂职是推动乡村发展的有效路径,能让更多金融“活水”流向农业农村。
“作为金融副书记,接下来我将每周至少一天进村入户,面对面与农户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在金融方面的需求,向农户宣传党的强农惠农、乡村振兴金融政策,协助镇上拓宽产业发展渠道,积极助力乡村振兴。”对于新岗位,谭杭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