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专家观点 > 范德普勒格:小农能养活世界吗?

专家观点

范德普勒格:小农能养活世界吗?

来源:社科数托邦微信公众号 作者: 发布时间:2020年08月26日
受新冠疫情、蝗灾和南方水灾等影响,粮食安全问题引发普遍关注。
据联合国统计,全球约5亿家庭农民生产了世界上80%以上的食物。在中国,71.4%耕地由小农户经营。在小农经济特征明显的农业经营体系下,我国能否有力保障粮食安全,成为一个亟待解答的现实问题。
中国乡村研究数据库最新收录的荷兰学者扬·杜威·范德普勒格的《农业产量》一文,深度分析了小农农业与农业产量的关系。小皮摘编了其核心观点,邀您一起来看小农农业如何增加产量?创造了怎样的集约化路径?如何能养活世界?
本文825字,阅读时间约1.5分钟。
 
《农业产量》/《小农与农业的艺术——恰亚诺夫主义宣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6月。
 
一、小农农业如何增加农业产量?
农业产量不只是技术参数,在宏观层面,关系着国家的进出口平衡,更关系着粮食安全的战略问题。
那么,小农农业与农业产量的关系为何呢?在数十世纪的小农农业发展史中,农民在其生产过程中制造了大大小小的变迁,从而实现了农业产量的稳步增加。通过集约化,小农农业“在目前只生长一束谷穗的地方栽种出两束谷穗”。
与资本主义农场企业相比,小农拥有更高的集约化水平。小农将闲置土地改造成生产性资源,辅以较高水平的劳动和资本投入,并以可实现的最高集约度为生产目标。然而,只有当小农拥有必要的政治经济空间时,这一切才可能实现。
二、小农农业如何实现集约化?
集约化是实现产量增加的关键过程,小农农业的集约化实现遵循着一条与技术驱动型集约化不同的路径——劳动驱动型集约化。
劳动驱动型集约化的重要动力,是小农寻求额外附加值、提高自己劳动收入的愿望和追求。这一追求会转变为产量的增加、生计的改善。
粮食产量的增加将小农阶级的解放和人类整体的进步联结在一起——也正是这个联结形塑了农业的发展史。
然而,劳动驱动型集约化的潜力往往由于所谓的报酬递减定律而被忽视或严重低估。实际上,在农业实践中,报酬递减引发了对新方案的探求,促进了进步的动力。小农农业一再表明, 它自身可以避开报酬递减的轨迹,而创造一条报酬递增的路径。
三、小农能养活世界吗?
答案是肯定的。
第一,小农农业能够进入资本力所不及之处。
第二,小农农业在每单位面积土地上的投入要高于资本主义农业。
第三,小农农业的产量水平往往高于资本主义农业。
第四,小农农业不仅活跃在其他类型的农业方式并不涉足的地方,还坚守在后者放弃退出的地方。这在市场波动性较大的时期体现得非常明显。
第五,小农农场发展积累起来的地方性知识,使其更有能力将适合当地条件的各种资源整合在一起,且更具可持续性。
如果能够限制食物帝国对小农农业附加值的攫取,小农农业的表现会更加卓越,如果农业科学能够更好地服务全球小农阶级,那么这一问题的答案会更加肯定。
 
 
作者简介
〔荷〕扬·杜威·范德普勒格(Jan Douwe van der Ploeg),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教授,意大利农业部部长顾问。研究领域包括农民研究、农业方式、土地改革、食物市场等。主要著作包括《被盗用的未来》《小农与农业的艺术》《中国的小农农业与农村社会》等。
 
策划:潘琼阁
摘编: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