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专家观点 > 专家访谈|熊春文: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为什么要一体设计、一并推进?

专家观点

专家访谈|熊春文: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为什么要一体设计、一并推进?

来源:中国乡村研究数据库 作者:熊春文 李泓博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26日
2021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坚持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 
如何理解农民、农业、农村三者的现代化及其关系,近日,中国乡村研究数据库项目组专访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熊春文教授。
专访将分为上、中、下篇发布,分别聚焦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为什么要一体设计、一并推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要思考和关切什么农业社会学能为乡村振兴带来什么?敬请持续关注。
P.S.文末有视频花絮哦~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开始提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到“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这一提法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现实需求:源于农民生产生活的农业农村现代化
这个表述背后是现实当中很多地方存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不协调发展的状况。比方说东南沿海地区和北京、上海这样的特大型都市乡村非常发达,搞休闲的、旅游的、民宿经济的,赚了不少钱,但是农业如何呢?如果全国都朝这个方向发展,会出现一些问题,如粮食安全问题。东北大农场规模化、机械化水平不比美国差,但东北人口一直在外流,乡村凋敝,虽然农业现代化水平很高,但农民缺少良好的社会生活,谈不上农村现代化。
一个基本判断是,中国的农业农村现代化不能走西方国家的路子。中国是一个复杂的“世界体系”,全国不同地区差异巨大。以前有人认为东部是中部的未来,中部是西部的未来。但东部地区的很多经验是中部和西部没法直接拿来用的。经验社会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每个地方的发展道路都要因地制宜,即使是借鉴经验也要适宜当地的社会土壤,而这一切源于当地农民生产生活的民情基础。
 
学理讨论:通过农户生计体系关联农业和农村的整体性思维
在政策表述中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出之前,有些学者关注到单方面推进农业现代化或农村现代化的问题,如现代常规农业过度依赖化肥、农药带来的环境问题,如以城市化工业化为导向的现代化导致农村空心化老龄化问题,或资本下乡、农民上楼带来的很多意外社会后果问题。但从理论上系统地探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或者两者协调发展是比较少的。把农业、农村关联起来恰恰是农业社会学的核心思维:把农业跟社会关联在一起,而不是只讲农业或只讲农村/社会。
农业社会学在解释这种关联时通常会借助农民这一群体,因为农户生计体系有其特殊性,既包含了农业生产的维度,也包含了农村生活的维度,在农户那里农业农村往往是一体的。这样就将农业农村有机结合起来了。
 
传统延续:农业和农村相互促进的中国道路
我们可以从传统农政思想中找到“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这一提法的重要思想渊源。比如《农政全书》里讲“田附廓多肥饶,以粪多故。村落中民居稠密处亦然。”也就是说,人越多的地方,田地越肥沃,农业越发达。中国几千年的农耕传统非常重视地力保护,特别是人畜粪便的循环利用,发展出农业和农村相互滋养、相互促进的高超智慧。现代常规农业模式中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两张皮”,可以互不相干,这不符合中国传统,也不符合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的基本原则。
因此,完全走城镇化的道路,把农村作为城市的“后花园”,抛弃农业搞“三产”,或是只经营没有乡村生活的大农场,这两种“现代化”的道路都可能存在问题。西方的道路就是前车之鉴。农业社会学在西方的兴起跟以城镇化、工业化为主线的现代化进程密切相关。美国在二战后二十年左右走向一个以机械化为主的农场大量被兼并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结果是把原先多个农户组成的社区消解了。美国个人主义比较发达,一户人家周边即使没有社区也还可能活得下去,但在中国就很难。中国人天生就是群居性的,需要有一个“社会”,这涉及中国文化的深层传统。中国特色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需要仔细思考农业和农村之间的关系究竟是什么,农民在其中能获得什么?又发挥了哪些作用?

 

熊春文老师讲地力保护传统

 

策划:潘琼阁

摄影、剪辑:薛卿

字幕:洪林丽

 

报告推荐:

熊春文》/《守望与回望: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系口述历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10月。

熊春文:《全景敞视主义规训及其限度: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社会学观察》/《中国农村教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8月。

熊春文:《城乡统筹的现实基础》/《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报告(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11月。

熊春文:《乡村—政府之间的合作——现代公立学堂及其经费来源(奉天省海城县:1905~1931)》/《中国乡村研究(第四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