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专家观点 > 专家访谈|熊春文:“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要思考和关切什么?

专家观点

专家访谈|熊春文:“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要思考和关切什么?

来源:中国乡村研究数据库 作者:熊春文 李泓博 发布时间:2021年05月12日
2021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坚持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 
如何理解农民、农业、农村三者的现代化及其关系,近日,中国乡村研究数据库项目组专访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熊春文教授。
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专访中篇“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要思考和关切什么?”下篇“农业社会学能为乡村振兴带来什么?”将于5月24日发布,敬请持续关注。
P.S.文末有视频花絮哦~
 
实现农业与农村的现代化,农民是绕不开的一环。事实上,乡村振兴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保障农民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农民作为关键的“人”的因素可以联结农业和农村两个维度。所以讨论乡村振兴,需要落到农民这一最重要的主体上来。
关于这一主题,中央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说法叫“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对这一命题大家经常有各种误解,我认为要准确理解这一命题,需要特别注意三个方面:一是农业经营主体的社会性,二是小农的内在差异性,三是“小农”与“小农户”的区别。
 
1.关注农业经营主体的社会性
中央在推进乡村振兴时一直强调要“以农民为主体”,这与农业社会学的基本思路相契合。关键的问题是农民是谁?农业社会学关注小农户,也关注新型经营主体。严格来说,农业社会学关注所有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或许可以称之为“农业行动主体”,因此农民具有多元性,构成当前中国乡村社会和生产经营的主力军。
农业不仅要关注技术,还要看到农业经营主体是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比如国家关于保障粮食安全的命题叫“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从农业社会学的角度,我们想提一个“藏粮于人”的概念,技术和耕地都很重要,但是需要通过人去使用技术,保护耕地。而人是社会性的,是生活在家庭、社区、社会中的活生生的“人”。举个例子,我们学校的“科技小院”很有名,学生住在村子里,帮助解决技术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可是这个模式之所以有效,恰恰说明了光有技术是不行的,我记得张福锁院士跟我讲过他们搞技术的一个困惑:技术在实验室里面可以做到亩产千斤以上,但到了农民那儿就只剩下几百斤了。不是技术不行,而是因为农民几千年传承下来的生产习惯难以改变。再比如要搞规模农业,地块成方,但地里都是农民家的坟头,怎么办?这些都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更是农民的社会文化传统问题。需要社会科学的共同参与,认真地去理解农民,才能真正实现技术的落地。
 
2.理解小农的内在差异性
我们谈到“农民”,很多人会想当然地想到“小农”或者“小农户”。事实上,“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这个命题会有一个风险,就是它预设了小农户不是一个现代农业发展的主体,是在技术、市场、资本乃至素质等方面都还不够的一种形象,所以才有“衔接”问题。其实现实未必如此。
现代小农内部很复杂,我们要重新理解其内在差异性。现在中国的小农绝大部分已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自然经济下自给自足、男耕女织的传统小农。中国经历了革命后生产关系的调整,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市场化改革,小农的内部差异性非常大,几乎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小农了。大部分农民我们可以称之为市场化小农、商品化小农、社会化小农,还有一些高素质但仍属小农性质的专业化农户,还有充分利用信息手段的“快手小农”“直播小农”“网红小农”,等等。即使是传统意义上的小农,国家也做了很多努力,比如说通过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标准化农田建设、合作社建设等让他们成为现代农业的生产经营主体。
认识到小农的内在差异性具有重要意义,比如不同小农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有的小农需求是技术,有的需求是市场,有的是社会化服务。而且社会化服务也不光是农业生产方面的,还包括教育、养老、文化、休闲等全方面的社会需求。通过这种方式来让他们不仅跟现代农业,还跟现代社会、现代生活衔接。我想这是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内容。
 
3.以家庭为中心理解农户生计模式
还有一点,我们要特别注意“小农”与“小农户”的区别,“小农”是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但“小农户”背后是一个家庭,包含了老人、青壮年,也包含孩子。这就涉及恰亚诺夫的理论:应该从一个农民家庭生活的实际出发来理解小农经济行为的社会逻辑。不认真区分“小农”和“小农户”,在中国会出很多问题。中国农民是以家庭为中心而生活的一群人,脱离了“家”的范畴便难以真正触摸中国的基层单元和发展逻辑。
说到农户生计,城乡关系是一个绕不开的结构性视角。从某种意义上,过去四十余年中国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都是建立在农民家庭中年轻人外出,老人儿童留守的生计模式基础之上。我们看到体量巨大的“流动人口”“留守人口”实际上是这个大的结构性变迁的产物。有人把它概括为“拆分式家庭”或“半工半耕”的发展模式,这种社会发展模式跟中国几千年来重视家庭伦理的文化传统有很大差异。从城乡融合角度推进乡村振兴,真正做到以人为中心,以农民为主体的发展,应该朝着农民在发展过程中享有完整幸福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目标去努力。显然,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熊老师谈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转型

 
策划:潘琼阁
摄影、剪辑:薛卿
字幕:洪林丽
 
报告推荐:
熊春文》/《守望与回望: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系口述历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10月。
熊春文:《全景敞视主义规训及其限度: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社会学观察》/《中国农村教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8月。
熊春文:《城乡统筹的现实基础》/《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报告(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