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专家观点 > 聚焦农民丰收节的五个突出特点

专家观点

聚焦农民丰收节的五个突出特点

来源:中国乡村研究数据库 作者:潘琼阁 张晓媛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23日
2021年9月23日是我国的第四个农民丰收节,今年的丰收节有何特点?小皮结合中国乡村研究数据库收录的资料,从理论到案例助您认识今年农民丰收节突出的百年历程、为农惠农、城乡共庆、文化底蕴和市场导向五大特点。
 
一、百年历程,历久弥新
今年的中国农民丰收节紧紧围绕党的百年华诞这个主题,彰显百年大党伟大风采,充分展现三农在革命、建设、改革发展各个历史时期的责任担当,充分展现三农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稳健力量。
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共产党对近百年现代化经验认真总结后提出的国家发展之策
建设什么样的乡村、怎么建设乡村,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的一个历史性课题。面对这一课题,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论战中,绝大多数人要么主张农业化,要么主张工业化,要么主张工农并举。1949年以后,中国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选择了工业化道路。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共产党对近百年现代化经验、教训进行认真总结和反思后提出的具有深远战略意义的国家发展之策,是中国共产党对前一个时期将现代化简化为工业化并片面强调城市化战略的适度纠偏和政策调适。城乡互融、农工互促,理应成为未来中国现代化的主基调。
所属图书:叶敬忠、陈世栋:《中国乡村振兴学术报告(2019—202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7月。
案例: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经验
筑牢一线战斗堡垒、配强一线“两委”班子、选好一线帮扶队伍、创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机制等是渭源县采取的一系列举措。这些举措有力增强了农村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形成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大格局,构建了群众主动参与、相互监督、共同管理的长效机制,大大增强了贫困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凝聚了“社会帮扶、干部推动、群众主体”全力攻坚战胜贫困,勠力同心巩固脱贫成果的强大力量。
——中共渭源县委、渭源县人民政府、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党建引领强保障,创新机制促脱贫》。
所属图书:中共渭源县委、渭源县人民政府、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脱贫攻坚渭源故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7月。
 
二、为农惠农,心系三农
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强不强,是衡量丰收节成功与否最重要的标准。今年的丰收节着眼农民群众需求,开展义诊活动周、民法和乡村振兴法普法宣传等活动,让农业农村农民真正得实惠。
从完善乡村振兴顶层法律设计入手,破解乡村发展面临的体制、机制性障碍
乡村振兴工作已经从“单纯依靠政策推进”进入“逐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运行”的新阶段。乡村振兴立法不仅要完成将改革经验及成果固定化,以实现政策与法律有效衔接的重要任务,还肩负着弥补现行立法不足、重塑农业法体系、规范乡村振兴各方主体行为,以及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农民权益保障构建完整的支持与保护体系的多重使命。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注重“三农”实质公平、强调遵循乡村发展规律的基本原则和导向将贯穿立法始终。
所属图书:叶敬忠、陈世栋:《中国乡村振兴学术报告(2019—202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7月。
案例:有效解决留守妇女就业问题,培育适合在当地发展的乡村产业
为有效解决留守妇女就业问题,促进农村和谐发展,近年来,淮滨县结合主导产业和扶贫产业发展需要,积极培育一批技术含量适中、就业覆盖面广、适合农村产业发展的“巧媳妇工程”项目,满足留守妇女就地就业的需求。“巧媳妇工程”的迅速推进,促进了农民增收脱贫,推动了乡村产业发展,引领了精神文明建设,撑起了农村的一片天。
所属图书: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河南省乡村产业振兴案例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4月。
 
三、城乡共庆,协同发展
丰收节是农民的节日、市民的盛会,始终坚持农民主体、城乡共庆、全民共享。相关部门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群众性特色活动,充分激发广大农民和市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参与感。
解决农业经营过程中“组织困境”的本土方案
农村本身演化出了一套合作形态,相比于正式的组织形态,这种基于社会基础的组织形态更加有效。但是这套组织合作体系往往隐藏在农业经营的细节中,其运作逻辑根植于乡土社会。以乡村茶叶产业为例,其形成了特定的组织形态:一方面是家庭经营,形成了围绕农户家计的基本生产单位;另一方面是由于茶叶商品化和高度技术化特征,需要一套复杂的市场网络与之配合。组织形态与社会结构相互配合,形成了茶农特定的“家计”模式和城乡融合的产业形态。
——付伟:《城乡融合进程中的农业转型》。
所属图书:付伟:《城乡融合进程中的乡村产业:历史、实践与思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4月。
案例:夯实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的平台和基础
近年来,广州在城乡产业融合发展上取得良好成效,但与国内先进城市相比仍有差距,存在发展短板与制约。广州应加快创建促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环境,激活土地资源要素助推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城乡产业纵向融合的经营机制和利益机制,推动城乡产业横向融合的新业态、新产业蓬勃发展,夯实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的平台和基础,大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农业人才集聚。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广州市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的总体思路与战略研究》。
朱名宏、郭艳华:《广州城乡融合发展报告(202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7月。
 
四、注重文化,深挖底蕴
农耕文明是丰收节深入人心、扎根城乡的底蕴底气所在。今年的丰收节继续融合农耕文化、聚焦农时农事,充分展示地方和民族特色文化资源,既有乡土气息,又有文化韵味。
借力自媒体传播,发挥优秀传统文化价值
在全新的传播生态中,自媒体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良好的契合基础。为了更好地利用新媒体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可占领移动社交阵地;发挥专业学术研究机构与团体的力量;打造好互动平台;加强对自媒体传播核心文化的保护,大力开发民俗经济;积极推动中国非遗与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无论是对自媒体的研究还是对非遗以及传统文化传播的研究,都应对“传统与创新”进行多维观照,以期达到更为完整与良性的传播功效。
所属图书:季中扬、杨旺生、徐博、王箫轲:《农业民俗研究:节气、农具与乡土景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12月。
案例: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化是讨论乡村文化振兴的一个重要方面
与中国以家庭、家族为中心的观念相适应,中国传统社会具有很强的自治性。改革开放之后,城乡之间经济和文化交往逐渐突破了乡村原有的乡土界限,村庄的政治文化、社会交往和价值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文化振兴需要实现由人情文化向契约文化的转变,荣成市各村庄通过创建信用体系激发了村民的正能量,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村庄文化。一是先对党员干部进行信用考评,然后再推广到普通村民。二是将信用管理与村规民约结合。三是设立志愿项目。四是设立村级信用基金,让信用积分与奖励挂钩。
——张清津:《对乡村振兴中文化振兴的思考》。
所属图书:魏后凯、董伟俊、崔红志、赵勤:《新发展阶段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8月。
 
五、突出市场,促进消费
丰收节既要丰收也要增收,多领域、多层次、多元化的产销对接和促消费活动,连接中秋国庆假日市场,活跃城乡消费。
突破传统市场边界、行政区划、城乡分割的数字化农业迅速发展
智能化农业是对农业生产组织方式的机器智能替代。智能化农业不仅是机器智能对于原本经由人进行的农业生产过程及专家支持机制的替代,也是对农业的社会组织方式的替代,还是对现有农业的社会存在基础的替代。农村电商是截至目前数字化浪潮对农村影响最为广泛的领域,它冲破了生产端与消费端的时空壁垒,以“即时”“短链”效应减少了价值链的中间环节耗损;它将偏远的乡村和边疆的特产、大山中的珍馐拉到了面向世界的网络中央;它为新一代数字化、智能化和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吕程平、游睿山、李佩璇、陈佳鹏、秦缙:《数字化时代的乡村振兴》。
所属图书:吕程平、游睿山、李佩璇、陈佳鹏、秦缙:《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框架、路径与案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8月。
案例:建设网货基地,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有效对接
宁陵县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新浪潮,积极探索宁陵特色的电子商务进农村发展新模式。电商人才培训、质量保障与追溯体系建设、现代流通体系建立等多措并举,推动产业与电子商务、追溯体系建设融合发展。宁陵县联合网络科技公司积极探索“电商+追溯”扶贫新模式,加强农产品产销对接,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被确定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所属图书: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河南省乡村产业振兴案例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