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专家观点 > 董敬畏:流动人口网络社区的文化认同机制

专家观点

董敬畏:流动人口网络社区的文化认同机制

来源:中国乡村研究数据库 作者: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27日
随着农民工群体内部的代际更替速度的加快和受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网络应用的普及使得这一群体的网络使用率也在不断提高。农民工群体在网络社区这一“虚拟村落”中能够实现一种“虚拟归宿”。小编摘编了董敬畏老师的《网络社区的文化认同机制》,一起来看看农民工个体和群体在网络社区会形成什么样的认同,什么样的意识,影响他们个体认同和意识形态的因素是什么,机制是什么?
(所属图书:董敬畏:《流动人口网络社区的文化认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10月。)
一、农民工建构网络社区文化认同具有二重性
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 新生代农民工对网络的认识、使用, 包括网络社区的参与和网络应用程度水平更高。农民工群体网络社区认同建构机制主要与以下几个层面因素相关。
第一,农民工在网络社区的人际互动与信息传播是一种虚拟化、数字化的互动与传播。
第二,农民工网络社区的互动更大程度上是一种个体化互动。
第三,农民工网络社区参与的非预料结果是虚拟与现实的交织,影响农民工形成稳定的认同。
第四,参与网络社区的农民工具有双重性质,既是网络参与的主体又是网络参与的客体。
第五,农民工网络社区的文化认同既与实际生活有某种程度的割裂,也有某种程度的统一,这是农民工建构网络社区文化认同的二重性。
二、农民工群体暂未通过参与网络社区活动形成群体意识
受到现实因素的约束和网络特性的影响,网络社区中农民工通过参与形成认同并通过这种认同实现组织化的可能性较低。
当前农民工能够参与的各种网络依然是按照趣缘、血缘、地缘、业缘建立起来的,这种结群途径在农民工群体当中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借此形成的网络社区,其参与活动首先考虑的不是群体的利益和群体的意识。网络社区自身的一些特征也引发了农民工群体的分化,这种分化消解了农民工整体的文化认同和群体意识。农民工群体本身对于其创造的价值和剩余价值认识也是模糊的,但他们对于自己在城市生活中的个体遭遇和困境却有着深刻的认知。
三、性别、受教育水平和生活水平影响农民工的网络社区认同
本文在全国范围内选取河南、云南、湖南、广西4个农民工外出比、流动比较高的省份和广东东莞、浙江温州两个农民工流入比较密集的城市进行小规模的农民工网络社区认同和意识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发现:
性别影响到网络功能的使用,男性农民工和女性农民工网络功能的使用不尽相同,关注的内容也不一样;
农民工群体关注的新闻内容与性别、婚姻状况、进厂前从事职业、来当地原因分别呈负相关关系,而与受教育状况、在当地的生活水平呈正相关关系;
农民工群体的性别、受教育水平、在当地的生活水平、来当地的主要原因,与QQ/微信首选聊天对象呈正相关关系;
农民工群体的婚姻状况、进厂前从事职业、来当地的主要原因与换工作后与QQ/微信群中以前同事是否联系呈正相关关系,而性别、受教育状况、在当地生活水平与换工作后与QQ/微信群中以前同事是否联系呈负相关关系。
 
摘编:张晓媛
策划:潘琼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