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凯里巴拉河流域和开怀地区的苗寨人口来源 下载
- 图片说明:村寨 姓氏与人口 迁 入格细 均为杨姓,400余户,2000余人 明嘉靖年间从剑河戛晒(gnax hsaid)迁入,现格细的苗语称谓仍为戛晒,是从剑河带入的地名长青 均为李姓,150余户,700余人 明成化年间从剑河翁拢(eb liongx)迁入。今长青的苗语称谓仍为翁拢,也是从剑河带入的地名挂丁对门寨 多为李姓,150余户,近700余人 明成化年间从剑河南良迁入。也是从迁出地带入的地名。今挂丁郎利、背后寨均为李姓,都是南良先迁祖的后裔。苗语称南良(nangl liangs)养蒿(Vangx hob)原为潘姓,后改许姓,150余户,700余人 明成化年间从剑河养蒿辗转雷山开觉迁入,其寨名也是带入地名。2014年4月7日,其后裔自丹寨南皋、舟溪枫香、上下坪寨、鸭塘冷水等聚集养蒿挂亲,人达两三千洞下 均为杨姓,200余户,1000余人 永乐年间从天柱远口迁入,其后裔分迁翁项中甲、青冈林等。前些年黎平杨氏侗家家族前来疏理家谱,双方均承认是一家人。是否从远口分迁后,到凯里的为苗族,到黎平的为侗族,有待考证沙嘴寨瓦 张姓,近300户,1300人 明成化年间,郎依(langx Vib)、俄依(Vol vib)兄弟从剑河对西(deix hxib)入境,郎依住沙嘴,俄依住寨瓦,现两村张姓,都是他们的后代老鸦村 潘姓,民国时部分改余姓 明成化年间从剑河南良迁入。民国十五年大旱,部分转迁回剑河掌杠、掌戛、巫脸、九脸开怀 多为顾姓,少量为杨姓。现居开怀片区的顾良相后裔约3000人 系香炉山千户所千户顾良相后代。明弘治七年(1494年),顾良相私动屯军攻打土司失败,潜匿开怀,取苗名邦丢(bangs diul),与苗女文氏联姻变为苗族,其后裔分迁蒿支坪、养朵、凯棠、排羊、丹寨等地。顾良相之妻文氏,是毗邻开怀的党稿人党稿 全为文姓,苗族,约2000人 其先祖于明成化年间从锦屏迁入,现在的柏松村、金民村,全为文姓,2000余人,都是其后裔龙井村 除张、黄两氏军户外,其余主要为熊氏家族,共1000余人 熊氏家族迁到龙井,至今15代人,大约是清雍正、乾隆年间才迁入的
-
所属文章:明清时期的凯里军屯
下载全文
- 所属图书:屯堡文化研究(2014卷)
- 出版时间:2016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