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专题五 通向国际市场的桥梁——张家港保税区
专题五 通向国际市场的桥梁——张家港保税区
报告字数:6152字
报告页数:11页
摘要:江苏省张家港保税区是目前全国唯一的一家内河港保税区。1992年10月16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李鹏总理为保税区题写了区名。保税区规划面积4.1平方公里,区内设置国际贸易、保税仓储、出口加工3个功能区。自1992年12月20日通过海关总署验收合格投入运作,至1995年12月,保税区共批准进区企业460家,项目投资总额12.31亿美元,项目到帐资金6.91亿美元。其中项目总投资超过1000万美元的26家,超过3000万美元的8家,开业企业401家。共批租土地65万平方米。已开工各类客商投资项目43项,建筑面积56.47万平方米,总投资22亿元。区内2平方公里起步区已实现“五通一平”(指路通、电通、水通、气通、邮通、地平)。1995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超过2.4亿美元,累计进出口贸易总额已超过3.57亿美元。张家港保税区已经发展成为江苏省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经济国际化的新型试验场。
文章目录
- 一、概况
- 二、开发建设
- 1.拆迁安置
- 2.隔离网围筑和海关监控口建设
- 3.基础设施建设
- 三、管理体制
- 四、发展优势
- 1.区位优势
- 2.功能优势
- 3.政策优势
- 五、优越的配套服务
- 六、求实创新,勇于突破,开创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 1.以外商投资建设为重点,在创办大项目特别是出口加工项目上求突破
- 2.以扩大物流、增进人流为重点,在繁荣市场上求突破
- 3.以港口码头建设为重点,在推进区港一体化上求突破
- 4.以拓宽经营渠道为重点,在发展国际贸易上求突破
- 5.以在建项目为重点,在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上求突破
- 6.以完善内部机制为重点,在深化管理服务上求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