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西部地区农村反贫困报告
西部地区农村反贫困报告
报告字数:17456字
报告页数:28页
摘要:西部地区由于地理位置、民族问题、生态环境和历史原因等导致其贫困人口众多,是我国反贫困主战场。“十二五”以来,西部地区在农村反贫困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扶贫对象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逐年增加,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农户生活水平稳步提升。但是,西部地区还存在部分地区脱贫任务艰巨、教育基础设施薄弱、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效率下降、自然灾害频发等问题。对此,西部地区在今后反贫困过程中应精准界定贫困对象,有针对性地选择反贫困手段,不断提高反贫困资金使用效率,高效利用金融反贫困机制,充分发挥社会保障机制的反贫困作用。
文章目录
- 一 “十二五”期间西部地区农村反贫困主要措施
- (一)多方投入的反贫困资金供给
- (二)多路径反贫困策略
- (三)多模式专项扶贫政策
- 二 西部农村地区反贫困成效
- (一)贫困人口数量大幅减少
- (二)贫困地区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 (三)公共服务质量全面提升
- 三 西部地区反贫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一)部分地区脱贫任务依然艰巨
- (二)自然条件约束不容忽视
- (三)教育基础设施尚需完善
- (四)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效率有待提升
- (五)反贫困主体单一
- (六)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不足
- 四 西部地区反贫困工作政策建议
- (一)准确定位贫困对象,有针对性地选择反贫困手段
- (二)提高反贫困资金使用效率
- (三)积极运用金融反贫困机制
- (四)充分发挥社会保障机制的反贫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