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我国城市社区异质性和社区关系
我国城市社区异质性和社区关系

作者:蔡禾 张蕴洁

所属图书: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2017年报告

图书作者:蔡禾

出版时间:2017年11月

报告字数:20679字 报告页数:25页
摘要: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国城市的社会管理重心由“单位”转向“社区”,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在应对城市大量“单位人”转为“社区人”以及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的过程中日益变得疲软和滞后。与此同时,伴随“城市化”与“市场化”进程,城市社区之间和社区内部的人口结构差异逐渐加大,差异化的人口结构与利益诉求给当前的社区整合与社区治理带来了挑战。总体而言,2016年调查数据显示,不同城市社区在人口结构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同一社区内部的人口结构也会在某些指标中显示出较大的差异性。与此同时,如果将社区整合这一概念操作化为邻里关系、社区居委会投票率、社区居民自评的本社区的安全感,那么社区间和社区内的异质性对于社区整合的影响切实存在,不同的异质性指标会对社区整合领域中的多个方面带来差异性的影响。因此,社区建设的目标需要同社区的人口结构相匹配,在适应空间社会结构的前提下,差异性地提供社区服务与资源,营造社区公共议题,并实现社区整合。
文章目录
  • 一 城市社区结构与社区异质性
  •         (一)城市社区住房的小区和产权类型
  •         (二)人口结构的基本特征
  •         (三)社区异质性指标及测量
  • 二 社区异质性对社区整合的影响
  •         (一)社区整合的三个维度
  •         (二)社区异质性与邻里关系
  •         (三)社区异质性与公共参与
  •         (四)社区异质性与社区秩序
  • 三 社区现有公共服务设施与人口结构的配置
  • 四 小结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