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论世界资本的二重性问题(1961~2004)
论世界资本的二重性问题(1961~2004)

作者:杨圣明

所属图书: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集刊...

图书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

出版时间:2005年03月

报告字数:12678字 报告页数:11页
摘要:财富成为资本之前曾经有漫长的历史。人类对财富问题的探讨,也具有久远的历史。对财富问题的认识,随着这一探索过程而不断深化。在荷马史诗中,认为财富就是土地和畜群。史诗描绘当时英雄们表明自己富有和威力的时候,总是提到他们拥有丰沃的田园,大量的农具和家畜。这表明在氏族贵族眼里,财富就是占有土地和畜群。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认为,财富就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但他认为,并不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都是财富,只有那些直接对所有者有使用价值的东西才是财富。他举笛子为例,“一只笛子对于会吹它的人是财富,而对于不会吹它的人,则无异于毫无用处的石头”。色诺芬认为奴隶主的经济任务就是得到更多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亚里士多德认为,真正的财富就是生活上的必需 品,对家庭和国家有用的东西,人们通过“家庭管理”取得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以便消费。
文章目录
  • 一 财富:资本的自然形态
  •         1.财富与财富观的历史考察
  •         2.财富的源泉与财富的创造
  •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财富观
  •         4.如何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 二 价值:资本的社会形态
  •         1.现代社会劳动的外延已大大拓展
  •         2.哪些劳动创造资本的价值
  •         3.不创造价值的劳动不等于剥削劳动,更不等于无用劳动
  •         4.物化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
  • 三 新资本问题
  •         1.新资本的特征
  •         2.“增值资本”与“转值资本”
  •         3.社会主义资本是能够带来“净增价值”的价值
  •         4.资本收入是不是剥削收入
所属图书目录
MORE+ 推荐图书
MORE+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