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固定的土地,流动的妇女:女性的财产享有与继承
固定的土地,流动的妇女:女性的财产享有与继承
报告字数:7291字
报告页数:10页
摘要:土地是农民生存的基本保障,然而在中国的土地立法和对土地资源的分配中,往往没有注意到对妇女土地权益的保护。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流转和土地用途转换的情况增加,特别是城市郊区的土地收益增加,土地对妇女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但是由于土地政策和法律以及乡村习俗的影响,很多农村妇女在土地承包、土地征用补偿、安置补助费分配等问题上,权益经常受到侵犯。她们的孩子刚一出生,也可能和母亲遭遇同样的命运。
关键词:
文章目录
- 一 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受侵害的现象类型
- 1.妇女在第二轮土地承包时权益受损
- 2.婚后妇女因婚姻而失去土地
- 3.“农嫁非”的妇女
- 4.因男到女家落户而失去土地
- 5.离婚、丧偶农村妇女
- 6.与外来打工男性结婚的农村妇女
- 7.城郊妇女的土地权益被侵犯的情况更加严重
- 二 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受侵害的原因分析
- 1.社会性别不平等,男性利益本位的文化环境
- 2.在妇女权益方面的政策法律规定不一致和不协调是关键原因
- 3.法律和政策往往缺少社会性别视角
- 4.社会政策和法律的制定与实施之间存在矛盾
- 三 从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的视角看社会政策矛盾
- 1.土地政策与扶贫政策的矛盾
- 2.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体制与妇女权益保护的矛盾
- 3.土地政策与户籍政策的矛盾
- 4.土地政策与计划生育政策
- 5.土地政策与城市化战略的不协调
- 四 从推进社会性别平等的角度协调社会政策,维护妇女土地权益
- 1.涉及妇女土地权益的相关法律都要增加社会性别视角
- 2.不断提高立法者、执法者的性别意识
- 3.明确并细化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化规定
- 4.各级政府应对所辖地区的村规民约进行检查
- 5.协调土地政策和计划生育政策,防止土地政策成为鼓励农民男孩生育偏好的因素
所属图书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