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中国古代民族分类的特点与中华民族的形成
中国古代民族分类的特点与中华民族的形成

作者:何星亮

所属图书: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第十辑

图书作者:何星亮

出版时间:2018年03月

报告字数:9870字 报告页数:13页
摘要: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分类标准主要是文化而不是血缘和种族。历史上的民族认同是自由的,民族身份可以随时改变。古代民族认同的变异性,促使各民族都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没有一个民族是静止不变的。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历史上的民族分类和认同方式是分不开的。以文化作为分类和认同的标准,不同文化的族群由淡漠隔阂走向自然融合,促成主体民族不断发展壮大,并促成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古代民族分类和认同方式强化了古代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促成各民族大一统意识的形成,有利于各民族共同价值观的形成。中国之所以能够保持两千多年统一和完整,与古代中国的民族分类和认同方式具有密切的关系。
文章目录
  • 一 文化:古代民族分类的标准
  • 二 古代民族认同的特点:变异性
  • 三 古代民族分类和认同方式与中华民族
  •         (一)以文化作为民族分类和认同的方式促成中华民族的形成
  •         (二)以文化为民族分类标准促成主体民族不断发展壮大
  •         (三)以文化作为民族分类和认同的方式促使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
  • 四 古代民族分类和认同方式与中国的统一和完整
  •         (一)古代民族分类和认同方式强化了古代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
  •         (二)古代民族分类和认同方式促成各民族大一统意识的形成
  •         (三)古代民族分类和认同方式促成各民族主流价值观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