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北大“1+8+N”帮扶机制助推弥渡精准脱贫模式
北大“1+8+N”帮扶机制助推弥渡精准脱贫模式

作者:杨子生 王建颖

杨子生 王建颖##杨子生 王建颖

所属图书:中国中西部地区精准扶贫典型模式

图书作者:杨子生 王建颖

出版时间:2020年11月

报告字数:5208字 报告页数:7页
摘要:弥渡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东南部,地处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之一的滇西边境山区,国土面积1523平方千米。这里年均降雨量不足800mm、资源性缺水严重,坝区面积不足9%、山区和半山区生产生活条件落后,是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居住着汉、彝、白、回、佤等24个民族的人民,总人口32.9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11%。现有党员14459名,基层党组织1316个,其中基层党委28个、党总支119个、党支部1169个。全县辖6镇2乡89个行政村(社区)1153个自然村(组)。2014年全县识别出贫困乡镇4个,贫困村52个(其中深度贫困村34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8244户69078人,贫困发生率25.26%。通过多次动态管理,2019年底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7533户69537人。2019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64.6亿元,增长7%;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53亿元,增长10%;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5亿元,增长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5244元,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013元,增长10.2%。自2013年承担定点帮扶弥渡县工作以来,北京大学以习近平总书记有关脱贫开发的系列重要论述为指导,在教育部的统筹领导下,依托自身资源禀赋,探索启动了“1+8+N”帮扶工作新模式,实施精准扶贫,携手弥渡共同发展、共圆中国梦。在宏观层面,由学校统筹协调,引导人才、教育、科技、文化、医疗等各类扶贫资源优化配置;在微观层面,由8个院系与弥渡县下辖的8个乡镇分别建立定点结对帮扶机制,在实现扶贫工作全县覆盖的同时,力求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有力地助推弥渡脱贫攻坚事业的发展。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基本做法
  •         一 强化对口帮扶组织保障
  •         二 强化对口帮扶制度保障
  •         三 多元扶贫成效“遍地开花”
  • 第二节 经验和启示
  •         一 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精准脱贫攻坚战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政治保证
  •         二 强化产业扶持增强发展致富后劲,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所在
  •         三 用好扶贫政策构筑全社会的扶贫体系,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政策保障
  •         四 夯实脱贫成效,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前提
所属图书目录
MORE+ 推荐图书
MORE+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