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播州民族地区的文化交流
播州民族地区的文化交流

作者:陈季君

陈季君##陈季君

所属图书:播州民族文化研究

图书作者:陈季君

出版时间:2015年04月

报告字数:53999字 报告页数:75页
摘要:播州地区民族文化交流主要是通过朝贡与回赐贸易、茶马商贸、人口迁徙、军事行动、儒学教育、兴办学校、族际婚姻、皇木采办、主动向各代中央王朝称臣、忠于中央王朝、增设交通等方式进行,交流内容主要包含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博州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了以杨氏家族为核心的播州上层社会率先汉化,增进了当地生产技术、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了播州民族地区统治方式的不断变革,加强了中央王朝对播州民族地区的管控,使得儒家伦理型政治文化逐渐被播州土司所认同,留下了丰富的祠庙文化和流寓文化。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播州地区民族文化交流的方式
  •         一 朝贡与回赐贸易
  •         二 茶马商贸
  •         三 各民族之间相互迁徙
  •         四 播州土兵奉朝廷之命征蛮平叛
  •         五 规定土司子弟必须接受儒学教育
  •         六 大力兴办学校
  •         七 民族之间互通婚姻
  •         八 皇木采办
  •         九 顺乎大势,弃旧图新
  •         十 忠君爱国,抗击蒙元
  •         十一 开设驿道,便利交通
  • 第二节 民族文化交流的内容
  •         一 物质层面的交流
  •         二 制度层面的交流
  •         三 精神层面的交流
  • 第三节 播州民族文化交流的影响
  •         一 促进了以杨氏家族为核心的播州上层社会率先汉化
  •         二 推动了生产技术的进步
  •         三 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         四 加强了中央王朝对播州民族地区的管控
  •         五 推动了播州民族地区统治方式的不断变革
  •         六 儒家伦理型政治文化逐渐被播州土司所认同
  •         七 留下了丰富的祠庙文化
  •         八 极大地丰富了黔北民族文化宝库
  •         九 播州民族政治形态不断演化
  •         十 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流寓文化
  •         十一 与汉族交流中渐染华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