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刑法立法中的语言规范化问题分析
刑法立法中的语言规范化问题分析
报告字数:9386字
报告页数:12页
摘要:中国《刑法典》自1979年首次颁布,到1997年大幅度修改,并陆续颁布了诸多《刑法修正案》以及相关司法解释,可以说刑事立法体系已经相对比较完备。每一条刑法规范都是由立法语言所组成,语言构成了刑法规范的最基本要素。中国刑法的适用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其中一个不可回避的就是在立法语言层面存在失范的现象,这就导致了司法实践适用的模糊。立法语言应当具有明确性,并能够通过合理的方法进行解释。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语义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多元化的研究方法,分析中国刑事立法中出现的立法语言失范现象,进而提出刑法立法语言规范的合理化建议。
文章目录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对中国刑法典中立法用语的失范分析
- (一)语意不明
- (二)字词混淆使用
- (三)字词使用不当
- 三 刑法典中立法用语失范的原因分析
- 四 刑事立法语言的规范路径
- (一)在立法环节规范刑事法律用语
- (二)完善刑事立法队伍建设
- (三)关注并充分运用刑事立法技术
- (四)建立刑事立法语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