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干部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干部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作者:孙懿

孙懿##孙懿

所属图书:中国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的理...

图书作者:孙懿

出版时间:2012年09月

报告字数:23352字 报告页数:32页
摘要: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和使用并不是在新中国建立之后才形成的,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已经开始了。对新中国建立前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干部思想和政策进行回顾,更有助于我们了解新中国的少数民族干部政策。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至1949年新中国建立,中国共产党的少数民族干部思想和政策经过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在这一时期,虽然不是执政党,但中国共产党还是培养了一批蒙古、回、壮等少数民族的干部。在红军长征经过贵州、云南、四川、甘肃等少数民族地区时,中国共产党又吸收和培养了一批藏、彝、苗、羌等少数民族干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斗争的实践中不断制定与完善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的政策和措施,先后举办了一些少数民族干部培训班,并于1941年创办了延安民族学院,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已经有少数民族干部约1万人。虽然这一时期尚处于革命战争阶段,中国共产党的少数民族干部政策也处于萌芽时期,但这些政策为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少数民族干部政策的确立奠定了牢固基础。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干部思想的萌芽
  •         一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对民族问题的认识
  •         二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的民族政策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干部思想的形成和具体实施
  •         一 抗战前中国共产党的少数民族干部思想及政策
  •         二 抗战至新中国成立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少数民族干部思想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