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现状及管理创新
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现状及管理创新

作者:杜旻

所属图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 No.6

图书作者:潘家华 宋迎昌 王业强

出版时间:2013年07月

报告字数:19650字 报告页数:29页
摘要: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半城市化”问题也显露出来,根本原因在于流动人口尤其是农村流动人口无法真正在流入地扎根。本报告利用历年人口普查数据与原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1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对人口流动的规模、流向和变动趋势,以及流动人口的特征、就业、收入、享有公共服务、社会融合等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传统社会管理模式未能与人口流动的新情况、新问题相适应。农民工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源的缺乏,加之流入地在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供给上的缺失,使流动人口无法真正分享经济增长和城市化成果,引发了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如家庭化流动面临阻碍、农村流动人口多处于职业结构的底层并有固化的趋势。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讨城市流动人口管理创新方向,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文章目录
  • 一 中国人口流动基本特征与变化趋势
  •         (一)人口流动规模上升,乡城流动主体地位更加突出
  •         (二)流入流出地更加集中,跨区域流动特征明显
  •         (三)流动人口以劳动力为主,人口流动家庭化趋势显现
  • 二 流动人口就业状况与收入差距
  •         (一)就业部门多处职业结构底层
  •         (二)流动人口收入差距明显
  •         (三)教育是流动人口职业分化的重要原因
  • 三 流动人口公共服务
  •         (一)劳动者权益及相关保障的缺失
  •         (二)职业技能培训缺乏
  •         (三)住房负担偏重
  •         (四)随迁子女流入地教育机会不足
  • 四 流动人口社会参与和社会融合
  •         (一)流动人口社会交往以同乡为主,社会活动参与度低
  •         (二)多数流动人口未能在流入地获得更高幸福感
  • 五 促进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
  •         (一)以居住证制度推动户籍制度分类改革,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向流动人口延伸
  •         (二)依据人口流动特点,完善社会保险制度
  •         (三)提高劳动者组织程度,强化劳动者权益保护
  •         (四)增强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服务,促进流动人口人力资本积累
  •         (五)建立流动人口住房保障体系,满足多元化住房需求
  •         (六)强化社区作为城市管理的基本单位,促进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