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司法社会工作的服务与发展——以社区矫正领域为例
司法社会工作的服务与发展——以社区矫正领域为例
报告字数:14808字
报告页数:21页
摘要:社区矫正经历了近10年的探索,已经被纳入《刑法修正案(八)》,基本理顺了法律依据和管理体制。通过回顾中国社区矫正的引入过程和对各地社区矫正实践模式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当前中国社区矫正的具体工作体制依然存在功能分工不清、运行机制不顺、矫正效果不佳等问题。本文通过改革实验项目,展示了专业社会工作嵌入基层司法行政的过程,同时实现了基层司法行政体系演变转型的过程。这一改革实验项目实现了西方社会工作方法的本土化和中国司法行政领域社会管理体制的科学化、专业化创新。
文章目录
- 一 社区矫正体现的司法理念转变过程
- 二 我国社区矫正的立法过程
- 三 我国现行社区矫正实践模式比较分析
- (一)“北京模式”
- (二)“上海模式”
- (三)“深圳模式”
- (四)现行我国社区矫正模式存在的问题
- 四 大兴区社区矫正引入专业社会工作的实验过程
- (一)建立实验工作组,选择实验点和个案
- (二)开发社会功能评估工具
- (三)进行系统的个案评估
- (四)开展综合干预策略和手段
- 五 大兴实验项目对我国社区矫正专业化道路的启示
- (一)对西方家庭治疗理论的本土化改造
- (二)在现有的司法行政体系中嵌入专业化社会工作
- (三)对未来基层司法行政体制改革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