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乡镇管理体制改革与转型
乡镇管理体制改革与转型
报告字数:18380字
报告页数:21页
摘要:尽管数据统计的口径和时间不同,但共同的结论是,乡镇机构臃肿,人员过多,职能不清,管理混乱,是不争的事实。因此认真搞好以乡镇村管理体制为核心的农村综合改革,使农村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基础的需要,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就成为当务之急。
文章目录
- 一 我国乡镇村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
- 1.历史上我国基层政权机构设置的基本概况
- 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乡镇机构经历了三次重大的变革
- 二 农村税费改革后引发关于乡镇政权存废问题的争论
- 三 农业、农村内外环境形势与农村综合改革的关系
- 1.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由基本上解决温饱的发展阶段逐步进入以提高生活质量,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为主要目标的新的社会转型期
- 2.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时期
- 3.城镇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 四 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推进乡镇机构改革
- 1.明确政府职能,实行定编、定岗、定员
- 2.乡镇事业单位转型和安置分流人员难度大,处理不好改革可能出现“反弹”
- 3.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要长短结合,通盘考虑
- 五 深化和巩固乡镇机构改革成果,必须与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互动配合,统筹进行
- 1.乡镇职能转变要将概括性、原则性的说法转变为具体可以操作的措施,明确权责,界定活动范围
- 2.建立科学合理的问责制度和考核标准
- 3.在村民自治的前提下,理顺与村级组织的关系
- 六 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的几个问题
- 1.整合农村组织资源,处理好党政与农民组织之间的关系,加强村民代表大会的决策和监督职能
- 2.村民自治的形式应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不必强求一律
- 3.以自力更生为主,国家支援为辅,从实际出发,发展村级经济
- 4.发挥“乡规民约”在乡村治理和稳定社会秩序中的作用
- 七 通过多种途径清理化解乡村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