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工业化模式的导人与新的工业发展战略
工业化模式的导人与新的工业发展战略
报告字数:14132字
报告页数:22页
摘要:1953~1957年是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也是中国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同时还是新中国推行工业化的起点。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中国经济的方方面面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1952年12月,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总路线及其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是由两个方面构成的,其一是逐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其二是逐步完成对非公有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一五计划就是落实总路线和总任务的一个具体行动纲领,它集中强调了这两方面的任务。具体地讲,“一五”计划第一是强调集中力量建设以机械、钢铁和军工为核心的重工业,以奠定中国工业化的基础。第二是加速对农业、个体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两大任务实际上是贯穿整个“一五”时期的两条主线。就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而言,最能集中体现这两大任务,也最能看清这两条主线演变的历史逻辑。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产业政策的制定及其实施
- 一、优先发展重工业
- 二、优先发展重工业,但也注意轻工业的适当发展
- 三、强调内地新兴工业区的建设,同时也注意发挥沿海老工业基地的作用
- 第二节 加强企业管理和企业制度建设
- 第三节 逐步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
- 一、对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改造
- 二、手工业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