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西藏地区生产现代化与经济多样化
西藏地区生产现代化与经济多样化

作者:陈默

所属图书:西藏农区民生事业五十年

图书作者:陈默

出版时间:2016年05月

报告字数:19702字 报告页数:35页
摘要:西藏和平解放前,由于封建农奴制经济社会制度的束缚,加上高原严酷的自然环境、落后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导致整个社会生产力几乎处于一种停滞状态。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时,生产总值仅为1.29亿元人民币。因此,对于旧西藏95%处于社会底层的农牧民而言,生活艰难,忍饥挨饿、流浪、逃亡成为当时整个西藏社会的一种常态。自1959年西藏实行民主改革以来,中央和西藏自治区政府始终把改善西藏民生作为第一发展要务,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力求早日在西藏实现经济社会的现代化。因此,长期以来各级政府通过大量资金投入来改善农牧区经济基础薄弱的局面。改善广大农牧区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农牧民发放购买现代化生产工具补贴或者直接发放机械化农具,利用多种方式开展科技兴农,以及扩大农牧民的生产空间,谋求外向经济。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广大农牧区目前已经行进在现代化建设道路上,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大幅提高,收入方式也在逐渐增多,最大限度地提高和改善民生水平。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生产工具及生产方式的现代化
  •         (一)生产工具的现代化
  •         (二)机械化的生产方式
  • 第二节 科技兴农
  •         (一)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         (二)农业科技知识培训
  • 第三节 交通运输的现代化
  •         (一)西藏交通发展概述
  •         (二)艾玛乡的交通发展
  •         (三)艾玛乡运输业的繁荣与发展
  • 第四节 多种经济发展方式
  •         (一)经济结构变迁
  •         (二)外出务工——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         (三)以养殖为主的牧业收入
  •         (四)其他经济收入方式
  • 第五节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