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湘南桂北地区当代瑶族人家宗教信仰的变迁
湘南桂北地区当代瑶族人家宗教信仰的变迁
报告字数:8018字
报告页数:12页
摘要:湘南桂北地区的瑶族人大体可分为两支:一支生活在高山峻岭之间,操苗瑶语族瑶语支的勉语,过着以林为主的农耕生活,俗称“高山瑶”;另一支居住在山脚平坝地带,操当地人称作“土话”的一种汉语方言,从事稻作农业,俗称“平地瑶”。尽管他们的语言和生活环境略有差别,但族群意识和文化传统基本一致。从严格意义上说,宗教必须是由共同的信仰、共同的道德规范、统一的礼仪、严密的教团组织及共同的宗教行为等要素构成的完整体系,但体现于湘南桂北地区瑶族人民间信仰习俗中的宗教是没有完整思想体系的鬼灵崇拜和杂神崇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儒、道、佛三家的宗教势力曾深入该地区传布各自的宗教思想和信仰:先后让当地瑶族人捐资修建了名目繁多的寺、庙、观、庵等敬神礼佛的宗教场所。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这些宗教建筑虽遭到了一定程度的毁弃,但沉积于人们思想深处的宗教信仰并没有消除,到80年代,有些传统的宗教信仰在该地瑶族人中复萌,并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因此,正确地把握该地区瑶族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数十年来宗教生活的变迁,对于该地区新时期乡村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章目录
- 一 灵魂观念
- 二 祖先崇拜
- 三 杂神崇拜
- 四 宗教活动主持人
- 五 巫术活动
-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