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蒙古民族问题初步形成
蒙古民族问题初步形成

作者:周竞红

所属图书:蒙古民族问题述论

图书作者:周竞红

出版时间:2011年10月

报告字数:44127字 报告页数:49页
摘要:清末民初是蒙古民族问题初步形成期,随着蒙古社会结构的变迁和新知识分子的成长,“天下中国”本身的转型,以及国际政治格局的变迁,蒙古社会与转型中国的关系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影响日益广泛的“民族”话语条件下,在复杂的国际竞争冲突中,蒙古民族主义思想渐次被动员并经历了一个变迁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也是蒙古民族问题形成的过程。在“民族”的话语条件下,蒙古社会追随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步伐,从追求民族平等地位的话语出发,利用蒙元帝国的历史资源和与中原社会差异的文化资源,在辛亥革命之际行动起来,谋求建立独立国家。蒙古民族主义借助于蒙古人意识的强化及社会结构本身的变化,影响范围不断变迁,秉持蒙古民族主义思想者出现了阶级、区域、社会目标上的差异,这一时期“泛蒙古主义”曾经时隐时现地参与到蒙古民族主义发展进程,在不同时期对蒙古社会产生过直接影响。于是,在中国王朝国家转型之际,蒙古民族问题初步形成,首先以与王朝中国裂土分治之态表现出来,与转型的中国社会整合,还是裂土分治成为清末民初蒙古社会重大历史选择和蒙古民族问题的核心。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喀尔喀蒙古人的“独立”行动
  •         一 沙俄对哲布尊丹巴活佛笼络
  •         二 “独立”行动与清末政治背景
  •         三 沙俄对僧俗封建上层“独立”行动的控驭
  • 第二节 “独立”行动对蒙古社会的动员
  •         一 “独立”行动以自立国家相号召
  •         二 喇嘛阶层成为社会动员基本组织系统
  •         三 内蒙古王公贵族的向背选择
  • 第三节 北京政府时期的蒙古问题
  •         一 民初“蒙古人”眼中的蒙古民族问题
  •         二 民初政府的蒙藏政策
  •         三 民国政府认知的蒙古民族问题
  •         四 民初知识分子认知的蒙古民族问题
  •         五 民初日俄势力与蒙古民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