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灾后农房重建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灾后农房重建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报告字数:10092字
报告页数:14页
摘要:本文以制度经济学为基础,通过对“5·12”灾后农房重建的筹资格局分析,发现农房重建中需要关注的目标群体的混同和道德风险传染等问题,对当前财政支出的杠杆效应撬动金融市场资金参与农房重建问题进行研究,发现盘活农村土地等资源要素,通过商业化、市场化的方式吸引金融资金可以促进灾后重建,最后我们提出对农房重建的政策建议,以正确引导资金进入灾后农房重建工程。
文章目录
- 一 农房重建的政策逻辑:政府与市场及其功能边界
- (一)以政府为主导,发挥社会动员及公共财政职能
- (二)发挥财政杠杆效应,撬动金融等市场化资金参与特定群体的恢复重建,降低农房重建的制度成本
- (三)农房重建的筹资格局及特征
- 二 农房重建中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目标群体的混同与道德风险传染
- (一)贫困农户贷款担保基金政策的政策设计及执行
- (二)政策效应的不确定性及潜在风险
- 三 对农房重建政策的进一步思考
- (一)以政府参与下的市场化为导向,探索建立我国巨灾保险机制
- (二)目前情况下,以混同的政策来覆盖混同的目标群体不失为一种防范道德风险传递和蔓延的“次优”选择
- (三)除非出于金融稳定的需要,否则政府难以化解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
- (四)增强政府公共财政职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大对民政档案登记之外困难农户的财政扶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