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从“晋江模式”看地方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从“晋江模式”看地方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报告字数:8919字
报告页数:11页
摘要:晋江模式说明了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晋江的地方性文化可视为“小传统”,而国家的主导文化则是“大传统”。晋江的地方性文化最终受制于国家的主导文化,它的作用要通过国家的主导文化和国家制度才能体现出来;大传统对地方社会的作用,最终要通过小传统而得以实现,而小传统的影响,也必须在一个宽松的大传统环境里才能实现。如果大传统与小传统之间相互对立,不能容纳,那么,两者无助于社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晋江前30年与后20年的发展史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在“左”倾思想统治下的“大传统”压制了晋江文化的“小传统”,使其特点和优势得不到正常发挥;而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的宏观政策环境所形成的 “大传统”,则有利于晋江文化这一“小传统”特点与优势的充分发挥,从而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模式———“晋江模式”。“大传统”与“小传统”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共同推动了晋江经济社会的改革和发展。
文章目录
- 一 晋江文化的历史考察
- 1.强烈的乡土观念
- 2.勇于开拓、敢于冒险
- 3.兼容并蓄、善于接受外来文化
- 4.敏锐精明
- 二 晋江文化特点在现实中的体现
- 三 大传统与小传统:晋江模式形成的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