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单位型社区的衰落与底层群体的形成
单位型社区的衰落与底层群体的形成

作者:吴清军

吴清军##孙立平 郭于华

所属图书:制度实践与目标群体

图书作者:孙立平 郭于华

出版时间:2010年03月

报告字数:22808字 报告页数:34页
摘要:时隔20年,东北老工业基地C市的拖拉机厂社区从人人羡慕的社区逐渐走向了贫民区,那么在这20年中社区到底经历了怎样的转变?是什么因素导致了拖拉机厂社区从相对富裕的社区逐步走向城市边缘?又是什么因素导致拖拉机厂职工走向集体贫困,沦为社会底层?带着这些问题,从2003年开始,课题组先后四次进入社区开展实地调查,并且,从2005年8月到12月,笔者住进了社区,与社区居民进行了广泛的接触,与居民一起体验底层贫困的生活。所以,这里的资料都来自与居民的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的记录。
文章目录
  • 一 案例背景:工厂社区20年的转变历程
  • 二 贫民区——走向社会底层的生存状态
  •         (一)物质生活上的贫困
  •         (二)生活方式(社会生活)的底层化
  • 三 制度制造贫困、生产底层:一种结构性解释
  •         (一)劳动关系改革
  •         (二)社会福利制度改革
  •         (三)反贫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