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我是谁”:社区身份和认同的重建
“我是谁”:社区身份和认同的重建
报告字数:12631字
报告页数:22页
摘要:本文主要描述了在重新整合的乡村社区中,居民主体的多元化、身份的分化,以及多元化的居民主体新的认同的构建。本文指出,四种身份来源不同的社区居民在“对十字街热爱”“依赖社区”和“属不属于十字街”“遇事回不回老家找亲戚”之间出现明显的区别、摇摆和纠结;以血缘、地缘关系为基础的生活交往圈子和村籍制度,在保护村民利益及强化村庄整体利益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在“村里人”和“村外人”之间造成了难以逾越的鸿沟。
文章目录
- 引子 “外人”和“自己人”
- 一 身份的尴尬:土地和户籍分化出的四类J村人
- (一)本村人
- (二)本市外村人
- (三)原“商品粮”户口的国家公职人员
- (四)外省人
- 二 亲密背后的纠结:四类人的交往和认同
- (一)攀亲戚、攀地域、重邻里——社区生活的相互依赖
- (二)回老家搬亲戚:合作与依赖之下的认同纠结
- 三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