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传统工艺助力乡村振兴的现状及路径研究
传统工艺助力乡村振兴的现状及路径研究
报告字数:11175字
报告页数:16页
摘要: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省份,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多地苗绣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苗族刺绣不仅是苗族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还是苗族民众的传统生活技能及重要生计方式。然而,苗绣技艺的传承面临传承人老龄化缺乏后继人才、销售渠道单一等问题。本文认为,苗绣技艺在坚守核心技艺的基础上适度创新,以“传统+创意”的模式,将传统融入现代生活,促进经济增长,既可实现传统工艺的传承,又可持续推进乡村振兴。
文章目录
- 一 贵州苗绣技艺的主要特点
- (一)色彩明亮而饱满
- (二)纹样自然而丰富
- (三)技法简明而精美
- (四)形式丰富而多样
- 二 贵州省苗绣技艺的资源利用现状
- (一)依托工艺振兴政策助力苗绣扶贫
- (二)转变生产模式助力苗绣产业形成
- (三)营销模式多元化助力苗绣技艺传播
- 三 贵州苗绣助力乡村振兴的主要模式
- (一)“公司+合作社+绣娘”的经营模式
- (二)“非遗+旅游”的发展模式
- (三)多措并举培养传承人模式
- (四)搭建宣传展示平台模式
- 四 苗绣助力乡村振兴的不足及对策
- (一)贵州苗绣助力乡村振兴的不足
- (二)贵州苗绣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
- 五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