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北京郊区100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现状调查
北京郊区100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现状调查

作者: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联合课题组

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联合课题组##陈雪原 孙梦洁 王洪雨

所属图书:中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报告(20...

图书作者:陈雪原 孙梦洁 王洪雨

出版时间:2022年09月

报告字数:16672字 报告页数:28页
摘要:本报告基于京郊涉农区100个集体经济薄弱村现状问卷调查所得数据分析发现,受到老龄化、林果业利润空间缩小、农地利用碎片化、产业资源与基础设施薄弱、农地生态功能的规划刚性约束以及劳动力外流等因素影响,郊区农户家庭经营日趋弱化,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要进一步加强“统”。调查问卷显示,有66%的被访村认为需要跨村联合,“统”的层级亟待向镇级延伸,实施体制统筹、空间统筹与产业统筹。
文章目录
  • 一 基本情况
  • 二 主要问题
  •         (一)村庄人力资源匮乏,人口结构老化
  •         (二)村庄区位条件较差,农地碎片化,林地、农宅等资源闲置严重
  •         (三)村集体家底较薄,村均集体资产为全市水平的1/13,6%的村集体资不抵债
  •         (四)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三产融合发展滞后
  •         (五)转移支付收入超70%,以运行维护性支出为主,有40%的村收不抵支
  • 三 发展意愿
  •         (一)主要制约因素:缺产业发展资金、缺基础设施、缺扶持政策
  •         (二)集体产业发展的方向
  •         (三)山区搬迁:有搬迁意愿与已搬迁、正在搬迁村合计占65.7%,搬迁成为山区薄弱村转型发展的主要模式
  •         (四)主要政策需求:基础设施建设、财政资金和规划建设用地指标方面获得支持
  • 四 薄弱村联合发展意愿分析
  •         (一)区位视角:位于山区且收入少的村更愿意联合
  •         (二)资源要素视角:薄弱村“人少、地少、钱少”,更倾向于联合发展
  •         (三)综合视角:多种因素组合情况下的联合发展意愿
  • 五 转化集体经济薄弱村的逻辑原点、总体思路及实施路径
  •         (一)逻辑原点:立足首都城市功能定位谋划薄弱村产业发展,破解“三个错位”
  •         (二)总体思路:“三统筹”
  •         (三)实施路径:借力山区搬迁,精研村庄功能定位,推进“城市化、城镇化、新村社区化”
所属图书目录
MORE+ 推荐图书
MORE+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