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本土化视角社会组织研究
摘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关于中国社会组织的研究都被置于“国家与社会”的分析框架之下,而构成这一分析范式的理论视角则主要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两大经典理论———市民社会和法团主义。这样一种在中国社会组织的发展中寻找西方市民社会“影子”的反向求证思路,在提供了最初的启示后却始终未能揭示契合中国历史与现实的本土化国家与社会关系实质。我们只有暂且搁置种种理论预设,回到社会组织的源头,借助史料对历史上存在过的社会组织形态予以梳理,考察它们在不同历史时段的结构、功能及运行机制,廓清它们与特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背景之间的关联,再从中找出隐含的国家与社会之间分立与交融、冲突与妥协的互嵌机制和互动方式,才能呈现其中所蕴含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内核,并对其未来的可能走向加以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