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辛亥前后的“破坏与建设”策议
辛亥前后的“破坏与建设”策议

作者:董丛林

所属图书:区域实践:时代诉求与近代中国...

图书作者:魏本权

出版时间:2022年12月

报告字数:6536字 报告页数:9页
摘要:本文对中国近代“破坏”与“建设”两词的对应性使用简做述论。兴中会成立是资产阶级革命滥觞的标志,《檀香山兴中会盟书》中虽无“革命”与“建设”字眼,但显然包含着“破”“立”之义。其后孙中山及革命党人阐发的革命理论,实际即以革命统领下的“破”“立”为中心展开。清廷倒台后舆论曾一度是以“建设”(即“立”)为凸显,而从“二次革命”到“护国运动”,重振以“讨袁”“倒袁”为中心的“破坏”之声,显示进步国人重心由幻想“立”转“破”的历程。五四运动前后,“破坏与建设”的舆论勃兴,达到空前热烈的局面,及至中国共产党成立,领导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和建设,揭开新的历史篇章。
文章目录
  • 一 辛亥之前“破坏与建设”舆论的初兴
  • 二 武昌首义和辛亥之后的由“立”到“破”
  • 三 五四前后“破坏与建设”舆论的勃兴